主题:林间的小孩: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系
主讲人:王银玲
主讲时间:2025年10月29日(星期三),14:00-16:00
主讲人简介:王银玲,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、教育学博士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2002年获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硕士学位,2010 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博士学位。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、天津市教育科学“十二五”和“十三五”规划课题、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等多项研究,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园游戏。
主讲内容:
1.儿童与自然的天然联系。儿童与自然具有本能的、密切的联结,自然是儿童认知发展、感官探索和情感滋养的重要场域,儿童在与自然元素的互动中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。
2.自然缺失症的现状与危害。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教育焦虑的加剧,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显著减少,“自然缺失症”现象凸显。这一现象可能导致儿童出现身体素质下降,注意力难以集中,创造力发展受限,情绪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,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构成隐性威胁。
3.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系。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自然的滋养,需要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协同发力,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身体联系、认知联系和情感联系。家庭应主动创造儿童亲近自然的机会,幼儿园需积极开展自然教育课程与活动,社会要营造支持儿童自然教育的环境,通过多方联动,让儿童在自然中学习、成长。
4.幼儿园自然教育实践案例。(1)天津市南开区奥兹久华里幼儿园,针对城市幼儿远离真实广阔的大自然、受“自然缺失症”危害的问题,幼儿园基于生活,依托精心挑选的农场,以农耕活动为主线,融合与二十四节气结合的食育活动、自然中的游戏于一体,最大限度地支持幼儿通过劳动、体验等方式探索学习,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自然教育实践模式。(2)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,依托海南本土自然环境,开发“热带自然探究课程”,项目针对当前幼儿远离自然、对大自然缺乏感受体验、情感淡漠的问题,改变以往生态环保教育过于生硬、忽视幼儿情感体验的状况,以培养幼儿的亲自然情感为重点,以充分的感受体验为基本原则,展开了以生态启蒙为核心的亲自然活动的实践探索:①提出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态启蒙教育目标体系。②形成了以生态启蒙为核心的亲自然活动开展的基本路径,开发了以生态启蒙为核心的亲自然活动课程资源。
此次珠江讲坛的举办,不仅为学院师生带来了前沿的儿童教育理念,更引发了大家对“如何让现代儿童重返自然”的深度思考,为推动幼儿自然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注入了新的动力。



